陳王廷是陳家溝的第九代,生于明神宗萬歷二十八年(1600),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九年(1680)。陳王廷70歲后,體弱多病,感懷身世,寫下長短句《敘懷》:“……閑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唐豪、顧留馨等據此作為陳王廷編創太極拳之論據,現時國家體育機構指定陳家溝是太極拳的祖庭。2005年3月8日《大河報》刊登發現河南省搏愛縣唐村李氏家族的族譜,給太極拳史學研究提供了:太極拳道家傳的又一力證。2011年第1期《武當》雜志又發表 史美雄的考證文章:《陳家溝不是太極拳的祖庭》。
史美雄認為,陳王廷是陳家溝拳的創始人,這點大家應沒有疑問,問題是陳王廷造了什么拳?這是考證陳家溝是不是太極拳的祖庭關鍵。因為長短句《敘懷》沒有記載陳王廷造的什么拳,由哪些拳種為藍本?
史美雄參考陳家溝第十五代陳季甡的拳譜。該拳譜是陳季甡父親陳有恒在清道光二十三年六月手抄當時陳家溝陳有本這一房的拳譜資料。從弄清由九世祖(陳王廷)至十五世時,陳家溝所留存到武功,來了解陳王廷造拳的內容、陳王廷是否造出了太極拳的史實。
該拳譜是:直隸順德府鉅鹿縣正堂黃 陳季甡 前任順德府鉅鹿縣正堂陳……下為拳譜目錄 …… 讀者可以找到武當雜志或參考和有祿先生著《和式太極拳譜》。這里不摘錄了。
史美雄說,從該拳譜目錄發現,陳家溝的武功非常全面、豐富和實用?梢婈愅跬⒃烊瓡r吸納了多家武功,其中主要是太祖長拳及十段錦。
史美雄找到了倪清河著作中的十段錦拳譜和陳家溝武功作比較,發現十段錦許多招式名稱與陳家溝武功非常吻合。由此,說明陳王廷造拳時學過十段錦。
倪清河著作《內家拳技擊篇》提到其師承:祖師溫州陳州同-恩師陜西王宗(王岳峙)-而王宗的老師就是張全一(張三豐)-三豐之師是馮一元道人。于是,陳王廷造拳時學過十段錦的師承關系就清楚了:
張三豐傳藝給王宗先生的是六路拳、十段錦、太極十三勢。陳州同將六路拳、十段錦融合創編了長拳十三勢。陳同州當時同門還有薛省三、蔣幼之、王臻琪、榮發、劉從善。蔣發可能是陳州同的師兄弟所傳。蔣發晚年在陳家溝,念陳王廷的照料之恩,將十段錦和太極十三勢傳給了陳王廷。
陳王廷造拳時不稱太極拳或十三勢,因為太極拳是獨立的一個項目,不包括造拳之內。而蔣發所傳武功比搏愛縣唐村李春茂所傳十三勢更與眾不同。所以,秘傳下來的拳術不是所有陳家溝的族人都學過,只留傳陳有本一房中。
史美雄綜述以上考證后客觀地指說,河南省搏愛縣唐村李氏家族的族譜詳盡地記錄了第八代李春茂所傳太極十三勢的所有資料,而陳家溝一篇也沒有,使得研究太極拳歷史的學者很難認定陳家溝就是太極拳的祖庭。而民間太極拳的發源地應是浙江溫州,陜西王宗的弟子陳州同全面繼承并發展了民間太極拳,有拳架有拳理,有張三豐真人十三勢理論的注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