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意領頭頂向上同時雙肩下沉。其中要領虛脅、沉肩垂肘……等不離。
◆外形動作問題不大,呼吸也可以做到,隨著呼氣肩、肘、腕、指尖有放松的感覺,就是沒有氣的感覺,即呼氣時沿胸、腹中線往下直至下丹田的氣感體會不到。
答:B班學員現在有這些體驗是正常的,已達到學習要求。氣感的體驗不會這么早,以后再練腹式呼吸,并經長期鍛煉然后會有氣感,再逐步掌握行氣。[這是后話。]
◆再就是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時需要閉上眼睛才能做到。
答:我所說的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是指要專注于做動作(放松是內蘊性動作),思想不要開小差,練拳不走神;不是將注意力停在身上某一點——那叫“守竅”(如意守丹田)。
眼為心之苗,神之舍。練拳時不應閉眼,眼光應隨手而行,眼隨手轉,手眼相隨;有時眼要向前看,所謂左顧右盼定也(顧三前,盼七星)。預備式并步站立及收勢還原時“目光收回”、“氣沉丹田”等,目光收回,眼神內斂,并沿胸腹中線到丹田,也不是閉眼睛而是用內視——內含之眼神隨意而行。(以后有講眼法一節)
心為元帥,眼為先鋒,心之主宰,均恃眼之遲疾而轉移也。心意者,意自心生,拳隨意發,
◆當雙手下降按掌時可以感到身體下沉和橫向“擴漲”到膝部,但這是在兩腿屈膝很小時才有的感覺,如果屈膝幅度稍大一些,這種感覺就不明顯了。所以現在我做起勢按掌基本上身體下降幅度很小。
答:不要刻意追求氣感,動作大了感覺就不明顯說明你的功力還未到。不要把拳勢往氣功方向改。應按規范要領練好外形動作。
養生太極拳是練拳養氣,注意促使意氣的動蕩——氣感是運動的,才能行氣通經,達到陰平陽秘,氣血調和。
你現在所感覺到的只能說明你已經能感覺到氣——有氣感。氣人人有之,只不過沒有經過鍛煉的人感覺不到而矣!
至下一頁 至養生太極拳介紹 至本站首頁